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五页。
我们讲到寅三,正示见性非物。
这个地方是说,我们一期的生命在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是有能所的:一个是能念的心;一个是所缘的物,物质的物。
那么我们这一念心习惯性是依攀缘心,所以跟物质接触的时候,就对这个物质有所住,这个心就住在物质上面。
住久了以后,我们已经忘了我是谁,我们的心开始被物化了,被物质同化了,变成一个固定模式的自我意识。
所以,佛陀在讲见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时候,我们很难承当。
我们觉得这个跟我没有关系,我不是这个样子。
因为我们的思考变成固定化,我们的思想变成固定化,行为已经变成固定化,已经被物质同化了。
因为只有物质才有固定的形式。
因为被物质同化,我们失去了佛陀广大的功能。
就像大海变成一个小水泡。
追根究底,就是我们心中被物化以后的那个执取,要把它破掉。
所以佛陀要告诉我们,见性不是一个固定模式的物质,其实我们可以去产生更大功能的,因为它有随缘义,有随缘的作用。
前面的两科都是说明“见性不是物质”
,这一科是反证“物质不是见性”
。
身为一个物质,它没有明了性。
当然佛陀都是用相反的方式。
什么叫相反呢?先假设物质是见性,假设物质是能见。
我们先假设说:好,我们假设物质是有明了性的,那会有什么问题呢?这以下说明了。
既然物质是有明了性的,那你现在看到桌子的时候,桌子也看到了你,“汝既见物,物亦见汝”
。
那这样子,能所的体性、有情无情的体性产生了杂乱。
因为能见的是有明了性,所见的物是没有明了性的。
那么这样子到底谁是能、谁是所,谁是主动、谁是被动的配合?完全杂乱。
再进一步来说,你阿难尊者的个体跟我佛陀的个体,乃至于世间的一切有情无情的相状——这种世间相完全被破坏了,都不能安立了。
所以说,物质有明了性,这是不合理的,非常不合理的。
这以下作总结。
所以阿难你应该知道,假若你依止见性见到一切物质的时候,这样的一个见性就是你自己的见性,你的见性是周遍法界而具足万德万能的。
这个不是你本来就具足的见性,那么是谁呢?你还不敢承当!
我们看最后总结。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
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这个地方佛陀作一个总结,说“云何”
,这个“云何”
有诃责的意思。
说你为什么到现在对于你的本来面目,对你父母未生之前你真实的心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缘显现无量功德的这种见性,你还产生怀疑?“性汝不真”
,你还不敢直下承当,不敢承当就是“性汝不真”
,如此的见性你还不敢直下承当!
“取我求实”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