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子四、明舌入即藏性【图一】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页。
子四,明舌入即藏性。
这一大科佛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会事入理,把六根差别的事相作用会归到不生不灭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因为事相让一个人迷惑颠倒,道理让我们产生智慧。
所以,当我们看一个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看到事情本身的表相,你要看到事情背后的那个“道”
,你就能够解脱了。
如果只看到事情的表相,那你就被它所转了。
所以,的确有必要把事情作一个会归。
就是我们看到一个事情,一定要怎么样呢?还它个本来面目。
弄清它本来面目是什么,那你就能够产生真实的觉悟了。
好,我们看舌入。
舌入就是舌根当中知味的功能。
其实它背后的真实体性,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这个道理是怎么说的?看佛陀怎么说。
看经文:阿难!
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
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
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
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佛陀是习惯用譬喻的方式来比喻我们真如本性是怎么样转成生死轮回的。
说一个健康的人——这个健康的人就是指的我们真如本性在那种状态是一真法界的、离诸对待的。
在平等法界当中,这个人无缘无故产生了一念的妄动。
是怎么个动法呢?从舌根来说,他用自己的舌头去舔自己的嘴唇。
这个舌头它不待在嘴巴里面,它跑出嘴巴去舔它的嘴唇。
舔久了以后,就产生一个疲劳的相状,就是一念妄动。
“动”
就是一种业性,就产生业力了。
业力就有差别了。
我们看什么事情出现了。
“其人若病,则有苦味。”
这个人如果是往不好的方向动,那他就产生苦味了,有苦恼的感受;如果这个人是无病之人,“微有甜触”
,他的动是往戒定慧的方向动、往波罗蜜的方向动,那这个是产生善业,这种安乐的果报。
总而言之,“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
由这种甜苦两种的对比也可以显示,当舌根不动的时候,它平时的味道是一种淡性的、无味的,这种味道是常在的。
我们作一个总结。
这个时候,当这个人从真如本性一念妄动产生了这个舌根以后,舌根的这种嗅尝的功能跟这个所尝的有味、无味的相状,都是菩提心中的一种疲劳的相状,不是真如本性本来所有的。
这个地方的“味道”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