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四页,“癸三、约观河显见性无迁”
。
佛教的修学,把生命的因缘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杂染的因缘,第二个是清净的因缘。
杂染因缘的相貌,简单地讲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
我们一个人会产生痛苦,第一个步骤,他一定会先起烦恼。
我们的心跟境接触的时候,产生贪瞋的烦恼。
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没有控制得住,烦恼的下一个步骤就是造业。
一旦造了业,就一定要受果报了,受痛苦的果报。
这就是我们杂染痛苦缘起的因缘。
另外一个因缘是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就是我们刚开始这一念心跟境接触的时候,产生般若的观照,慢慢地从因缘当中成就解脱,最后成就广大的清净法身。
所以我们的生命有两种情况会出现,一种是杂染的因缘,一种是清净的因缘。
我们现在是安住于一个杂染的因缘,那么我们现在学佛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这个杂染的因缘转换成清净的因缘,就是从烦恼障、业障、报障,转成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
我们其实就做这个工作。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倓虚老和尚结合本经的开示,说有三个方法,三个次第:第一个你要不迷,第二个是不取,第三个是不动。
我们面对因缘的时候,首先你要生起观照的智慧。
当然,这个观照不是向外,是向内观照,观照你的起心动念,所谓“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
我们受外境的刺激产生的妄想是生灭的,它的本性是空的。
不要跟着我们的感觉走,不要跟着我们一时的想法走。
“知真本有”
是说,我们的真如本性产生一种菩提的愿望,那个是我们可以去随顺的。
所以我们的心跟境接触的时候,首先你要知道,什么只是一时的感觉,什么是恒久的愿望。
你要把心中的真妄很清楚的地区分出来,然后产生不取,最后不动。
所以我们在佛法当中,修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动,不要乱动。
我们讲一句实在话,我们今天不修行便罢,只要你开始在心地上用功,你就会感觉:一个人乱动是很危险的。
从我自己的生命经验来说,我看到太多的人在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因为一念的差错、一念的乱动,前功尽弃。
《楞严经》后面会讲到,你真的不要乱动。
《楞严经》的基本思想是:以不变应万变。
因为你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整个真妄的交攻过程当中,你的身心世界乱动,对你是非常不利的,因为魔境会干扰你的。
外在的冤亲债主——当然我们现在还没办法惊动魔王——你的冤亲债主会干扰你,会给你一些错误的讯息;你内心的烦恼会反弹,你要调伏它,它也要调伏你。
那么你这个时候内外交攻。
怎么办呢?不要乱动!
所以我们在整个修学当中,先求不变,再求随缘。
你一动,可能就前功尽弃了。
问题是我们要怎么不动呢?你就是要先不取。
怎么能够不取呢?首先,不迷。
你要很清楚什么是真妄。
所以你看佛陀花了三卷半的篇幅,来作心理的建设。
尽管现在我们还没有进入到二十五圆通的真实的止观的修学,但是你必须先把不迷的基础打好,就是很清楚地分别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妄的。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