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零七章 部署(第2页)

就在成都开始鸡飞狗跳的部署的同时,小小的中江县城黑云压城,山野肃杀。

整修过的中江城头,一员中等身材的精悍武将正在巡视城防。

凤翅盔、锁子甲的主将身后跟着两员戴笠盔挂臂手的裨将,主将云南人张应兴正在向城外远方正在扎营立栅,小营垒前出大营盘,一环套一环布置的城外清军比划。

“各管各的,别乱,谁乱点火,军法从事!”

“看到那几棵树没有?敌来二百丈发红夷炮,看到那块巨石了吗?敌来一百丈发灭虏炮。”

“敌挑第一道鹿砦,那是四十步,发蜀铳!”

“敌前锋到了城壕边上,才发弓箭。”

“末将晓得咯!”两名副将一边听着嘱咐,一边领命。

大家都看出来了,清军先扎营垒,后立木城,这回绝不是平日的小股兵力骚扰,是真正的扎营来攻,做的是不落城不罢休的长期打算。

张应兴又令:

“石头不够,继续码。”

中江城墙不高也不宽,城牒后面隔不远就整齐地码一堆石头,因为城外附近取石方便,这是平日早就预备的。

“令得缠头军都在棚内歇息待命,先不必上垛,这时弄这么紧张兮兮的干嘛?把换番守汛排起来,五人一垛,俩人守垛,三人休息,大家轮换警戒才能养足精神。”

所谓缠头军,就是三义盟组织起来的乡兵,因为川蜀百姓多是白布缠头,后来张应兴一个云南人,一样的有着武侯崇拜,理解之余,乡兵没得头盔装备,就把白布缠头的制式给统一起来了。

青布还是白布,长度、厚度,多少圈,都有定制,久而久之,成都一带协助镇兵战守的乡兵就被称作“缠头军”。

营镇军中除了战时头盔,平日多是笠盔,因为扩员及损耗,笠盔也成了重要装具,战士们日常不披甲时也是青布裹头。

平日无甚分别,战时披甲就看出不同了,缠头军都不披甲,手中家伙多是竹枪、弓弩。

南离对此极为肯定,在整个西川诸镇、城邑大力推广。

如今的西川,金银仍不通行,还是易物为主,粮食一直是硬通货,因此大量的缠头乡兵,与营镇战兵的区别仅仅就是领粮不领饷,同时还能自耕自作。

但是日常应用,就起了绝大的作用。

当地的乡兵,熟悉地势道路,熟悉风土人情,便装侦谍,乡导引路,日常巡哨,都靠的这些乡兵。

战营缺额,也优先从乡兵选补。

这也是为什么摇黄残部三万之众,邛州明军战营只留了六千,因为有大量的基础好的乡兵为补充,战营补额自然苛刻。

中江的城墙不高,高丈三,厚也丈三,却是石城。

过了除夕就是永历四年,得说前年了,也就是永历二年冬天打城的时节,因为明军炮少,很是费了些力气。

张应兴率本部驻守中江后,吸取往来落城的经验教训,对这个小城的防御部署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喜欢西明离火()西明离火。

热门小说推荐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