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讲(第1页)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页。

辛二,劝修直道。

佛陀在破除阿难尊者的妄想之前,先讲出了两种根本。

佛教的根本理论是讲诸法因缘生的。

一个人会生死流转,一个人会产生涅盘安乐,都有他背后的原因。

所谓的原因,主要的就是我们那一念心,就是我们心态的不同。

如果我们今天是用一种攀缘外境的妄想来修学,那我们可以创造一种非常殊胜的善业,成就一个安乐的果报。

但是这个果报会有一个问题,它不会持久。

你看生到天上的人,他不会持久。

他享受天福,有一天他一定要从天上掉下来。

为什么?因为他刚开始的时候就用生灭心攀缘殊胜的三宝境来修学,它的本质是生灭的,所以他的果报会有一定的期限。

但是我们看佛陀成就以后,我们没有看到哪一个佛陀又掉下来,没有过。

他成就了佛陀,就永远是佛陀,不会受时间、空间的障碍。

因为他刚开始的时候就依止不生灭心。

这是一个问题点。

我想我们在座很多人学过唯识学,《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颂》。

唯识学跟《楞严经》的确在思考模式上不太一样。

我们可以这样讲,《楞严经》是在破唯识的。

我们刚开始依止唯识学,这第六意识要怎么修学呢?要根与境的和合才产生识,所以第六意识一定要有外境的刺激,才能够产生心识的活动。

学唯识的都知道,我们的心不能单独存在,没有外境就没有内心。

所以我们刚开始在修唯识的时候,是有一个外境的刺激,产生一个善心;而这个善心再创造一个外境,这个外境再产生另外一个善心,然后才能够有所谓的断恶修善,然后才能够辗转增胜。

所以唯识的第六意识是受阿赖耶识的影响,阿赖耶识要变现好的因缘,第六意识就能够好好修学;阿赖耶识变了一个不好的因缘,第六意识就开始造业放逸。

唯识学的思考是这样的——心随境转。

《楞严经》它否定这种思考,它说这个观念是不对的。

《楞严经》所说的心,它不是从外境来,它是你的心:你开始回光返照你的真如本性——我的真如本性没有恶法,它是清净的,所以我应该断除恶法;因为我的内心本来就没有这个东西,我就不应该存在这个东西,这个是我捏造出来的,所以我应该舍掉;我的内心本来就具足无量的功德,我必须把它开显出来,所以我要修善。

它整个修学是“称性起修”

,它是从内心发动出来,然后再创造外在的因缘。

我希望大家把这个内心要分清楚。

我们这一念心,一个是从外面来的,这叫生灭心;一个是从你内心发出来的,这个就是不生灭心。

这是很容易判断的。

所以,真实的修行一定是从内而外,不能从外而内。

如果你现在的修学整个功德还是从外而内,那你这个修学不会持久,绝对不会持久,因为你是生灭心嘛。

而且你这样修学也不能了生死,因为你“根本”

就是生灭,你的本质是生灭。

以生灭心不可能得到不生灭果,因为本质不一样。

所以佛陀就说了: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你拿一个沙,煮了三个小时,顶多叫作热沙,只是温度增加而已,沙的本质不会改变。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心地法门弄清楚,弄清你到底是依止妄想还是依止真心。

热门小说推荐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