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正如你所说的,假若真觉之性是不具足光明的,那么就成为无明所相应的觉性了。
觉性没有光明,那这个觉性就是无明的觉性。
“有所非觉”
,如果在觉性之中一定要有一个有所明的智慧来加上去,这个觉性就不是真实的觉性。
“无所非明”
,如果觉性本身必定不具足光明智慧,那么这个觉性就不能称为觉明,而成为一种无明,这个觉性就变成一个不觉,变成一种无明;而没有光明智慧的这个无明,绝对不是我们真觉佛性这种湛然光明的体性。
佛陀的回答,等于是否定了富楼那尊者的观念。
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
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当然有所谓的对治,有所谓的安住。
其实从对治的角度,大乘佛法的差别不大,基本上就是空假中三观;但是安住的问题却是非常的不同。
比方说唯识学。
唯识学讲到生命的根源,生命是从哪里来呢?你从什么地方来?它一直追究,到最后找到阿赖耶识,一个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
也就是说,阿赖耶识他内心有很多很多的种子,由这个种子的熏习,就产生了根身器界。
你前生有这样的业力,所以你变现这样的身心世界出来。
从大乘的圆教的思想,是不同意我们从阿赖耶识中来。
它认为阿赖耶识是第二义谛,不是第一义谛,是一念的妄动以后才有的。
所以阿赖耶识在破坏以后,显出的这个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真如本性,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所以,蕅益大师在讲唯识学的时候说,唯识学的修行法门非常好,但是有一个缺点。
什么缺点啊?就是,这只龙画得很漂亮,头部也很漂亮,脚也很漂亮,身体也很漂亮,但缺乏眼睛。
说学唯识就像一只龙没有眼睛一样,不知道要会归到哪里去。
因为你不能够说,破妄以后会归到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一个无明的根本,真妄和合,它是一个清净的本性跟无明妄想的结合。
你云何应住呢?你敢住在阿赖耶识吗?它是有情众生生命的根本嘛。
所以唯识学是很矛盾的,它依止阿赖耶识为住,最后还要把阿赖耶识给破掉。
天台宗的思想是认为,我们一开始就要安住在真如本性。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唯识学,因为唯识学有很多的对治法门,它是“相宗”
嘛。
它安立了很多的相状,什么是杂染相、什么是清净相,让我们能够分别善恶、分别染净。
所以蕅益大师认为说,从对治的角度,从治病的角度,我们要取法于唯识学;但是从根本的依止,要依止大乘圆教的现前一念心性。
所以安住跟对治是不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过去有一个医学的杂志,讲出一个公案。
它说,有一个妈妈带一个小孩子。
这小孩子上学的时候,他妈妈就提醒说,小华啊,你要注意啊,你天生肝脏就不好,你不要玩得太过火。
她每次给他的名言就是:你天生肝脏不好。
我们知道,名言会产生思想,思想久了以后会产生一个相对的执着,所以他认为他的肝脏就是不好,我天生肝脏就不好。
他那个医生就觉得很奇怪,我开了很多肝脏的药,吃了半天都没有改善。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