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3章 诸葛兄弟会师(第1页)

两天之后,刘表应岳父蔡讽建议、在襄阳大宴名士之日。

庞德公、黄承彦等人自然都有赴宴,其余还有王粲、宋忠等年轻一辈的才子。

宴席的过程自然不是重点,无须赘述。

无非是一群名士辩论经学,以及交换见闻,空谈展望天下大势。

酒过三巡,谈兴渐渐浓郁,忽然有人通报,说有年轻才俊诸葛亮、乃豫章太守诸葛玄之侄,有要事求告使君。

众人一时没反应过来,也不知该不该劝刘表接见。

不过黄承彦倒是先反应过来了,找借口提议见一见——也不知黄承彦是自发如此,还是这几天被女儿缠了,另有所图。

“既如此,那便见一见吧。”刘表也就顺水推舟,听从了连襟的建议。

诸葛亮入内后,一番礼节自不必提,然后就按计划求告刘表,最后拿出一封绢帛,双手奉上,言辞恳切道:

“……笮融因家叔被朝廷册封,唯恐叔父站稳脚跟、夜长梦多,急切举兵来攻。丹阳孙策亦有举动,与祖郎和解,自当涂逆流而上,欲图不轨。

孙策自入冬之时,彻底平定吴郡,征服许贡,已养兵数月。扬州各地原本皆传言孙策来年欲先图会稽王朗、而后觊觎豫章。不曾想被朝廷册封所激,也想趁叔父立足未稳之时根除后患,唯使君察之。”

孙策当然没有现在进攻豫章的意思,他目前的计划,大概率还是来年先对付王朗。

但诸葛亮知道,他必须这么说,才能激发刘表的危机感。

笮融跟刘表又没有仇,如果仅仅是笮融的威胁,优先级不够高。

孙策跟刘表可是杀父之仇,一旦豫章郡完全落到孙策手上,那他就跟刘表的荆州直接接壤了,会跟江夏黄祖短兵相接。

至于诸葛亮交上去那封告急文书,绢帛上的字当然是他三天前刚写的。

诸葛瑾相信弟弟的智商,他也知道自己远在千里之外,不了解荆州的一线情况,所以不能乱给弟弟出主意。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将能而君不御之者胜,远程微操是没有好下场的。

所以诸葛瑾家书中只是提了几种可能的脱身方案,启发一下弟弟的思路,仅供参考。

最后具体细化、执行,那都是诸葛亮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搞定的。

诸葛瑾也充分信任弟弟,所以敢把盖了大印的空白绢帛交给诸葛亮自己填,相信诸葛亮能利用好。

……

此时此刻,刘表看到盖着豫章太守和平虏校尉大印的求救文书,当然是不疑有假。

平时他可以不在乎是否救援诸葛玄,涉及到孙策就必须放人了。

但刘表的性情毕竟还是持重寡断的,他都五十好几的人了,人老了就是容易犹豫。

稍微踌躇了一下,刘表果然问起诸葛亮是否有把握、劝他不要以卵击石。

诸葛亮这才恰到好处抛出一个让刘表安心的说辞,以及一个新的提议:

“使君,小子与樊城甘司马略有交情,甘司马也是仗义之人,他愿护我去江夏,恳请使君通融!另外,小子有一不情之请,恳求使君作书一封,至江夏黄府君处,劝黄府君就近出兵援助叔父。这也是为了荆州的安危、拒孙贼远离州境。”

这个请求,倒是让刘表想了很久。

他很了解黄祖,黄祖在江夏那就是土皇帝,自己都指挥不动。

如果黄祖肯援助诸葛玄,那去年他早就援助了。

这次自己再作书去,黄祖也未必答应出兵。

既如此,白白写一封信,让诸葛家承个人情,也没什么不好。

反正最后不出兵,诸葛家也会念他的好,而恨上黄祖见死不救、不听州牧号令。

如果黄祖出兵了,那也没什么坏处,毕竟是把荆州的整体势力扩大了。

多方考量后,刘表觉得各方面问题都不大,终于顺水推舟,准了诸葛亮所请。

他写了封信让诸葛亮带给黄祖,还允许带着甘宁一路护卫。

诸葛亮这才松了口气。

其实,他如果仅仅是要离开襄阳,不用那么麻烦,因为襄阳周边的看守并不严密。

热门小说推荐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