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霍善也认出了司马迁,这人问题很多,可见平时也是极其好学的。
好学的人肯定知道很多有趣的事!
等司马迁给太子刘据行过礼,他便过去问人家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都去过哪些地方。
别的还好,提到去过的地方司马迁能说的可就多了,他曾经从长安出发,绕着襄阳、长沙、庐山、会稽、临淄、开封这一路线走了一圈,约等于进环大汉旅行。
当然了,在大汉能支持这种环大汉旅行的人家必然不穷。
光听司马这个姓氏就知道了,祖上大小得是个官,才能以官名为姓。
传到司马迁祖父这一辈,他祖父按照当时的政策拿大批粮食换了个末等爵位,司马迁父子俩得以免除徭役,便可以待在家里专心读书了。
这读得起书的人家,那可就更富裕了。
司马迁的父亲如今还在刘彻当太史令,司马迁环游大汉归来后也因为其父的缘故当了郎中。
这类郎官一般都是官宦子弟的起步官职,在汉朝前期还是挺值钱,像司马迁、霍光他们便是先当个郎中在刘彻面前露了脸,后来便渐渐受到重用。
不过同样是官宦子弟,也有聊得来和聊不来的圈子。
司马迁这种清贵之家养出来的年轻人,从小接受的就是精英教育,拜的师也都是当世名儒。
像司马迁的老师一个是董仲舒,一个是孔安国,前者自不必说,后者直接便是孔子后人,这样成长起来的司马迁天然便更亲近于同样出身的同伴。
像霍光这种出身无名小吏家庭、且还是走外戚关系当上郎官的家伙,往往不在他们的结交之列。
今儿若是刘彻只让司马迁来教卫霍两家的孩子,司马迁心里肯定是不太乐意的,若只是在教太子的时候顺便教教的话倒没什么问题。
司马迁对霍善也印象深刻。
既然还没开始讲课,司马迁就跟霍善他们聊了聊自己游历见闻。
他没想到的是……这一讲就有点刹不住车。
因为霍善也特别能提问,你才刚讲完一段,他就给你抛出新问题来。
这些问题往往不难回答,而且很能勾起你的分享欲,司马迁一不小心就跟着他的问题讲了半天。
几个小孩听得津津有味。
等到有人过来通知说刘彻召他们过去一同用膳,司马迁才意识到出大事了。
怎么办?
上岗第一天什么课都没讲,光跟太子讲起自己的壮游经历了!
这位后世赫赫有名的太史公一下子慌了神。
司马迁眼下到底才二十多岁,远没到后来那毅然遭受一次又一次宫刑的冷静沉着。
他眼神复杂地看向霍善,只盼着一会刘彻不要太生气,否则天子一怒这种事儿还真不是他一个郎中能承受的。
霍善没收到司马迁投来的眼神,他虽然不知道这堂课和《春秋》有什么关系(更不知道是因为他才变得和《春秋》毫无关系),却还是欢快地跑向那个他已经混熟了的内侍,积极发问:“是吃馒头吗?”
内侍是最懂圣心的,知道霍善如今是御前的小红人,自是含笑回道:“对的。”
霍善马上招呼自家几个表叔吃馒头去。
当然,他还是很尊师重道的,并没有忘记教了他们一下午的司马迁。
他热情地招呼司马迁一起过去刘彻那儿蹭饭。
司马迁很想假装自己不存在,可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他知道自己肯定是躲不过的了。
唉,还是太年轻啊,换个年纪大些、脾气沉稳些的人来讲课便不会犯这种可以轻易避免的错误。
司马迁心情沉重地跟着几个孩子前去拜见刘彻。
刘彻当了这么多年皇帝,远远瞧见司马迁那表情就知道这次授课可能不太顺利。
刘彻朝霍善招手,让霍善坐到近前来,笑着问他刚才都学了什么。
霍善本就是学到新东西后恨不得马上给人分享的,立刻给刘彻归纳总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